整修災變專題報導—
◎現代愚公(1)
用血汗鋪地 成就人間淨土
--發心整修祥德寺殿前廣場的護坡工程
祥德寺大雄寶殿廣場
護坡擋土牆崩陷
地基土石流失
時值颱風豪雨季節
若不及時搶修
恐危及遊客與住眾的安全
兼容並蓄宗教、藝術、觀光氣息的花蓮太魯閣祥德寺,巍峨莊嚴的大雄寶殿依山面水,雕樑飛簷聳立於蒼松翠竹間,而世界最高36尺地藏菩薩金身則迎風屹立於殿前廣場,日夜聆聽世界各地千萬佛子的祈求與呼喚。
民國七十九年,花蓮地區連連遭受颱風
侵襲,立霧溪發生六十年來的山洪暴發
,造成祥德寺寺院內外損失慘重,十年來,住持地皎師為了保護聖地,不畏艱辛,力排萬難,已逐期完成全面換新大殿琉璃瓦、增建蓄水設備、重新規劃全山排水系統、鋪設環山步道、加強後山陡坡的擋土牆、水土保持之有機土回填 |
 |
與植栽、改良地質的灌漿工程、補強山區四週邊坡等工程,並於萬般困境中定期舉行多元化契合社會大眾根基的淨化人心活動,不僅將祥德寺從昔日的一座深山伽藍振興為今日的名山寶剎,更為聞名國際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風景區增添一大景點,唯祥德寺地形特殊,對外交通困難,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皆得來不易,所以今天我們能安心的置身在這座血汗鋪地的梵城寶剎
,或尋幽攬勝,或禮懺身心,實是地皎法師與多少座下弟子汗馬辛勞的結晶。
然就在祥德寺著手規劃未來所需整修工程之際,民國八十九年大殿廣場正前方的護坡擋土牆因歷經常年大自然的侵蝕與考驗,加上「921大 地震」的影響,呈現部份崩陷,所幸及時搶修,保障遊客與住眾的安全。
一畝清淨良福田,庇佑子孫萬萬年,身負文教、藝術、休閒等多元化社會功能的祥德寺,目前在地皎法師督導下,正積極進行一期一期的整修工程,期盼社會大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來成就修護聖寺的大事。
|